都江堰市2015年发展概况

来源:市发改局 日期:2016-08-02 15:17:00 字体大小:

  2015年,全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坚持以转变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四大发展计划”,奋力稳增长促发展,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稳中有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3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80.14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6亿元,增长19.6%;地方税收16.9亿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38亿元,增长9.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7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6元,增长10.2%。 

  (一)强力实施“旅游提升”发展计划,旅游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1.旅游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加快推进青城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引进青城岚田康体养生度假社区、景域帐篷客野奢酒店、大基医疗等重大旅游项目,蓝光水果乐园等35个项目加快推进,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对外开放,灵岩山景区、夜游都江堰等项目加快开发。启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策划推出12条“多彩都江堰·快乐四季游”精品线路和3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推出“青城太极舞”“都来SHOW熊猫创意大巡游”等展演体验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双遗马拉松、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印国际瑜伽节、泰国文化周等重大赛事和旅游主题活动,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多元,旅游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全年接待游客2145.9万人次,增长6.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75亿元,增长22.85%。   

  2.旅游管理水平加快提升。完成旅游改革试验区机构设置,建立旅游试验区管理运行机制。厘清旅游资源权属关系,完成市青-都局22家公司市场化整合,成立成都都江堰国际旅行社。设立都江堰市导游协会、自驾游协会等行业协会,行业自律管理能力进一步强化。深化智慧景区建设,推行景区网格化管理,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景区网上电子售票服务平台改造,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晋级2015年全国百家智慧景区第八位。启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设,完善游客咨询、求助、投诉等24小时快速服务体系,提升成都机场都江堰候机室服务功效,旅游集散功能进一步增强。开展乡村旅游、品质酒店岗位技能等专项培训7场2000余人次,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进一步提升。建立节假日市级领导带队巡查制度,集中整治旅游市场“五大乱象”,严厉打击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旅游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3.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积极拓宽境外旅游市场,远赴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开展旅游营销和文化交流,欧洲熊猫粉丝团成功巡游我市。依托香港四川馆搭建,与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等地旅行社签订推广协议。发布《中国西部旅游白皮书》,发起成立中国精品旅游景区联盟,与九寨沟、黄龙以及敦煌、若尔盖、红原等著名旅游地(景区)达成战略合作,积极促成数据、信息等资源共享,制定多个以我市为四川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长线组合产品。实施对外宣传门户网站资源整合,深化与携程、驴妈妈等网络平台合作,积极开展城市形象和旅游宣传推介,推广使用城市LOGO,旅游城市品牌效益不断扩大。 

  (二)精心实施“品质城市”发展计划,城市调性加快转变提升 

  1.城市功能配套更加完善。遵循都江堰-成都同城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成灌快铁公交化、现代有轨电车、4号线快轨连接线等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协调推进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三绕)线型调整,全面完成S106线大修整治、G317(玉堂-龙池段)提升改造新增2条农村客运班线、加密20条城市主要公交班次,对6条公交线路实施延时服务。泡桐树小学、树德中学和第一、第三人民医院等一批成都市品质公共服务机构入驻。继续实施“万店上网惠民生”工程,建成通信基站(逻辑站)2200余个,城区4G无线信号实现全覆盖。 

  2.城市形象品质持续提升。完成滨江新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投资550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开工建设,展示中心对外开放,与上海建工集团就滨江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四改六治理”,7个棚户区、2个“城中村”、16个老旧院落改造有序推进。完成“品质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提升方案”和城市光彩工程设计,推进迎宾路等6条街道店面橱窗化改造、7条中小街道整治、第四批6个“拆墙建绿”项目建设以及30条背街小巷和新S106线灯光改造工程,完成城区店面橱窗化改造946间、走马河休闲公园建设、“邮票绿地”建设9个,依法拆除“两违”建筑3.22万平方米。熊猫主题出租车、公交车亮相我市街头。突出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造老旧农贸市场3个、公厕22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国家生态市创建通过环保部验收。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计划,三次产业不断提质增效 

  1.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9.71亿元,增长10.4%。成功引进川商商品交易中心等服务业项目16个,乐佳广场、东能财富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加快建设。启动“百万平米品质酒店集群培育行动”,实施品质酒店“十个一”工程,青城六善等3家酒店竣工营运,明宇豪雅等9家酒店加快建设,青城豪生等20家营运酒店提档升级;深入实施“600家服务业门店(企业)进主城区计划”,引进服务业项目608个。启动壹街区户外运动、江安中路风情美食特色街区建设,中国·都江堰国际房车营地、国际卡丁车乐园等大型户外运动项目成功入驻。“百米生活”科技展示中心、全国呼叫中心和西南研发中心建成投运,搜啦网被评为四川电子商务创新企业,电子商务协会挂牌成立。 

  2.“两型”工业提质增效。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着力提升工业增量,引进富士鑫电梯等重大产业化项目7个,康特能药业等7个项目加快建设,长峰二期等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投产达效。着力做优工业存量,海蓉药业等55个项目完成升级改造,普什宁江等8家企业完成省、成都市技术中心考评。着力夯实工业承载,完成经开区管委会、经科信局机构整合,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着力要素保障,清理工业项目闲置用地201亩,完成电力设施项目用地指标申报53.27亩;建立“3000万债券融资风险基金池”,深化银政企业合作,协调解决企业资金瓶颈。 

  3.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5.37亿元,增长5%。引进玫瑰花溪谷等重大农业项目9个,胥家、向峨5000亩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四川省现代农业重点县和现代林业重点县。持续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增专合组织25个、成都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龙头企业12家,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50%。积极打造绿色高端农产品品牌,完成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1家、有机农产品认证4个,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都江堰市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猕猴桃、茶叶等标准化配送店和品牌直营店,设立“三品一标”形象店。 

  (四)创新实施“开放合作”发展计划,城市发展动能加快积聚 

  1.投资促进成效显著。与中国国际招商引智网合作建设“都江堰网络招商局”,借力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带动效应,落实市领导率队“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部署,先后分赴深圳、天津、杭州、苏州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49次,对接洽谈海昌集团、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团、华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近百家,成功引进万达文化旅游城、上海建工、大基医疗等重大项目47个,实现到位内资76.89亿元,外资3515万美元。建立重大社会投资项目专案促建工作机制,落实“一对一”项目责任制和领办代办制度,开展“市长企业接待日”等活动,强化时间节点和形象进度督查,全年新开工项目8个,竣工项目4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14亿元;18个省、成都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亿元。 

  2.对外开放全面拓展。先后赴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开展城市营销和友好交流,与法国日索尔市、德国包纳市等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波兰科卢斯基市、瑞士马蒂尼市、德国博登韦德市、泰国南奔市建立国际友好合作关系,与新西兰皇后镇建立了旅游节庆活动及旅游产业合作平台。依托中外名企四川行、第十九届厦门“投洽会”、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沪都两地长效合作第四次联席会议等重大活动,先后赴北京、上海、广东、台湾地区开展城市旅游推介、旅游营销、文化交流和招商引资活动,成功举行世界嘉年华都江堰推介会。 

  (五)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332家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持续深化国有资产(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水务资产整合和旅游资源证券化工作加快推进。持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公私合营模式,成功推出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项目、游客中心PPP项目。春盛中药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交易。成立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建立科学规范的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化解政府性债务。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持续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序推动“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成都市级示范点建设,加快建设向峨乡成都市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全面推广基层治理“柳街模式”,优化整合农村散居院落至727个“天马-崇义-胥家”成功申报为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示范片。 

  (六)持续推进社会民生改善,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1.重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全力解决民生诉求,有序化解民生信访积案,分类推进征地拆迁安置,“双证”办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灾后联建遗留问题处置,老放映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投入资金17.3亿元,全面完成171项省、成都市级和16项市本级民生工程。完成客运中心改造提升、青城大桥便民保通维修工程、89.2千米村组道路连接。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8个,完成龙池镇望江社区等区域地质灾害避让搬迁130户347人。完成出租车第二轮经营权到期处置,新增117台出租车。 

  2.社会事业持续优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幼儿园8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扎实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人数1494人,跃居三圈层第2名。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实现专利转化28项,利税6000万元。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和质量,投入2200万元完成“居民健康卡”项目建设,完成53家村卫生站和16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专科医院。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和基层综合文化中心“两项试点”建设,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惠民活动,送文化下乡演出达240余场,187个农家书屋图书完成补充,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序推进“全民健身中心”“运动都江堰”建设,城乡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 

  3.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945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396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51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5%。持续优化社保医保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2586人,参保率达9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402204人,参保率达98.3%。摇号分配租赁性保障房220套。累计投入城乡低保救助保障金3651万元,资助1439名重度残疾人购买养老保险,“三无”对象意愿集中供养率达100%。启动扶贫开发攻坚五年行动计划,设立扶贫专项资金,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完成第三轮第一批扶贫开发,10个成都市级和11个市本级经济发展缓慢村实现脱贫。 

  4.社会管理日益完善。深入推进“法治都江堰”“平安都江堰”建设,建立群防群治“红袖套”实名管理和分级响应机制,健全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问题三级循环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集中开展“铁拳”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三盗两抢一诈骗”、非法集资、“黄赌毒”、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食药品监管、价格监管等工作,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分享到:
0